自强成就高度 奋斗点亮未来——机电学院“最美大学生”刘焱鑫

作者: 时间:2021-04-13 点击数: 来源:

 

刘焱鑫,男,汉族,中共党员,中原工学院车辆工程171班学生,曾任机电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主席。自20179月入学以来,尊敬师长,团结同学,学习勤奋,曾多次获得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,他积极参加学科竞赛,综合表现优异,荣获多项竞赛证书,曾获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,“河南省三好学生”“河南省文明学生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
誓破学科难关,铸就学者之魂

在学习上,刘焱鑫深知学习是学生的天职,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。除了学习书面知识外,他还注重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。他主动争取进入学院车辆工作室的机会,成为唯一一个最早进入且坚持到最后的成员。在学习和竞赛中,他经历了重重难关,但是他一直抱着叶剑英元帅所说:“攻城不怕坚,攻书莫畏难;科学有险阻,苦战能过关”的钻研精神,克服众多困难。

起初在工作室做竞赛时他因为匮乏经验常常跟不上学长们的节奏,但是他埋头苦干,不断钻研,很快就成为了车辆工作室主力。在长达半年备战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过程中,他主要负责智能车的电路板设计、机械结构的搭建和关键算法策略的讨论。大赛要求使用指定的CPU芯片,又因为集成含有指定CPU芯片的核心板非常昂贵,为了把经费用在更加紧缺地方,造出自己的集成核心板,他查了一天又一天的资料。虽然资料很多地方并不明白,他从没有气馁,废寝忘食的研究,看了一遍又一遍。

大赛所需要的集成核心板非常困难的,可是刘焱鑫从没想过放弃,最后终于设计出了自己的核心板。但是没想到更棘手的问题还在后面,大赛中的智能车通常都是手工焊接,既然核心板不外购,就需要自己手工焊接。在核心板上的CPU芯片有144个引脚,每个引脚之间的距离不到1毫米。况且芯片很脆弱,对烙铁的温度和人体的静电异常敏感,焊接者稍微不留意,就会对芯片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。面对这样的难题,谁也没有好的办法。他只能去找来大量的废弃核心板,开始进行无休止的练习。可谓熟能生巧,他终于掌握了这种特多引脚元器件的焊接技术。刘焱鑫成功掌握了自制集成核心板的全套技术,使得车辆工作室核心板的成本降低50%-70%,为程序的编写与调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。正是这种永不言弃,自强不息的精神,使他在智能车的制作过程中开拓新的局面,完善不足,为实验室的智能车技术奠基深厚的基础。

天道酬勤,人道酬善。经过苦行僧式的磨练,使刘焱鑫取得了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北一等奖,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北一等奖,河南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竞步组三等奖。

负责成旗帜,贤德获人心

刘焱鑫在大一时就加入了机电学院学生会,历任学生会部长和学生会主席。学院负责学生会的老师曾评价他:“焱鑫在做学生工作过程中,责任心意识强,肯吃苦,不怕累,考虑事情细致全面,在各项学生活动中带领团队都能做出很好的成绩。”

在学生工作中,他主要负责学校一系列赛事的本院代表队的选拔、培训等工作,并为本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;同时他主要为本院的各项活动写策划书、说明书等相关文件,为各项活动的圆满成功打下基础。在活动当日,他积极主动观察各项具体工作的进行,并提出意见。种种工作中,刘焱鑫都给人一种踏实能干,处事细心的印象。

学生会中的同学评价他:“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,焱鑫总是充满着激情,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,能够把繁杂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。只要有焱鑫一起搭档,就从来不会担心出问题。”

习总书记曾说“少年强、青年强则中国强。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。”刘焱鑫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,他努力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逐梦路上不断创造价值、追求价值。他把最清晰的脚印踩在最泥泞的路上,抬眼望向远方的闪耀星光,永不停歇。

 

版权所有   金沙js800000(集团)有限公司官网